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6881
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542-02

    近年来作者对3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于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硫酸镁,观察用药前后临床表现、最大呼气流量(PEF)等的改善程度,并和20例未合用硫酸镁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相对比,旨在探讨硫酸镁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7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9岁;病程2个月~50年。其中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9岁,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病情亦无明显差别,均为重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首先给予5%葡萄糖20ml加喘定0.25g,每日1次静注,继之以5%葡萄糖+喘定0.5g+地塞米松5mg,每日1次静滴,博利康尼2.5mg,每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及祛痰等治疗。治疗组除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25%硫酸镁10ml静滴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EF。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随时观察。PEF测定采用微型最大呼气流速仪,入院当天的用药前及静滴用药结束后为测定点,以后每天用药前及静滴药物结束后的即时为测定点,以用药后的PEF较入院当天用药前增加15%为有效。

    1.4 疗效判定 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EF增加量达25%~35%,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好转:哮喘症状较前有减轻,PEF增加量为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表现和PEF无改善或反而加重。其中有效包括显效和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χ 2 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用药后36~72h起效3例,72h以上起效14例,有效率85%,无效3例。治疗组用药后12~72h起效30例,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硫酸镁组可提高疗效及缩短达到有效所用时间。本组未出现全身发热、面红、乏力、血压下降及呼吸抑制等明显副作用。见表1、表2。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例( 略)

    表2 两组用药72h内有效率的比较 例( 略)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陆续报道。有关镁离子扩张支气管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其可能的机制为:(1)镁离子可能通过调节细胸膜的钙离子通道阻止钙离子内流,使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脱偶联最终导致支气管的平滑肌松弛;(2)支气管哮喘患者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而镁离子能使胆碱能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以阻止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镁离子能激活腺苷环化酶,加快ATP转化为cAMP的速度,使cAMP浓度升高,支气管平滑肌趋向于扩张状态;(4)支气管 哮喘患者支气管壁β受体功能低下,不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镁离子能激活低下的腺苷酸环化酶,从而抑制哮喘的发作;(5)支气管哮喘常处于兴奋和焦虑状态,尤其是使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后,镁离子具有镇静作用;(6)镁离子可舒张由于缺氧所致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痉挛,降低心脏后负荷,随着肺瘀血的减轻间接改善呼吸功能和缺氧。

    本文结果表明,使用上述三种药物的对照组中大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加用硫酸镁可提高疗效和缩短达到有效所用时间。作者认为,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时应于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及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不宜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静滴过程中要注意其发热面红、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陈双峰)